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ost in /www/wwwroot/www.123er.com/usr/themes/default/functions.php on line 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result in /www/wwwroot/www.123er.com/usr/themes/default/functions.php on line 5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text" in /www/wwwroot/www.123er.com/usr/themes/default/functions.php on line 15
分类 未分类 下的文章 - 日常生活感悟和心得体会
mdo 日常生活感悟和心得体会
分类 未分类 下的文章

又想开了新坑,总是半途而废,所以这次做了一个2333的目标值,今天第一份。暂时准备了30期草稿,定期发出之后应该容易坚持下去。

九漏鱼记单词1/2333
第一期选取了非常简单好记但是又那么常见的单词aviation,中文翻译就是航空,航空业,飞机制造业等等,而英文释义为关于飞机的活动。

先从屁股开始,tion是最常见的名词后缀,而且是抽象名词,就是不存在一个具体的东西,飞机是具体的,而航空,航空业是抽象的。

再从头说,avia前缀表示鸟,纲外词汇avian就是鸟类的总称,由鸟联想到飞行,就是avia在aviation这个单词里的意思。一个关于飞行的抽象名词,中文翻译就是航空了。

/ˌeɪviˈeɪʃn/
最后说到读音了,是最容易记的那一档了,几乎就是照着字母念了。

补充:
avia+ry,ry表xx的事物,就是鸟笼。
avia+tor,or表xx的人,不是鸟人,是飞行员
把这两个单词补上的原因是,avia开头的单词总共就这4个,一起全记了~


临界温度就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最高温度。这几天看超导材料的内容老是看到临界温度的概念,所以补习一下。

理解这个概念的简要比喻,目前我们的一般常识约定,摄氏0度以下的时候水结冰成固态,把水烧开就是水在摄氏100度时会汽化变成水蒸气,即水的熔点是0度,沸点是100度。(当然因为日常温度都是0度以上,所以常温下水不是固态的,废话,所以一般不会说水的熔点)

虽然水的沸点是100℃,但是水的临界温度却是374.3℃,因为还要考虑压强,可以通过增加压强,提高水的沸点,但是在374.3℃时无论压强多大水都会汽化,这个相变时的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九漏鱼物理知识总结:
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相变就是三种状态之间转换。
升温,吸收热量,固态→液态→气态。反之,释放热量,降温。
压强越大,熔点沸点越高,压强越低熔点沸点越低。
补一条,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低,水的沸点低,提前汽化跑掉,所以普通锅煮饭煮不熟,高压锅密封汽化跑不掉不影响煮饭。
三相点,在让物质同时存在三种状态的温度。可以通过施加压强和改变温度让物质某一温度同时拥有三种状态。
温度和压强不仅会产生相变,还会改变电阻!但是电阻和温度升高不是固定关系,大部分金属温度升高电阻增加,非金属相反。
超导体就没有电阻的导电材料,一般同时会具有完全抗磁性,但是有完全抗磁性的物质不一定是超导体。
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末林发现,把汞的温度下降到4.2K(﹣268.95℃)时,电阻为0,开创超导体研究,获得1913年诺贝尔奖。
目前最“高温”的超导材料是H2S,温度高达203K(﹣70.15℃),还需要150万倍大气压强,几乎没有实用性。

综上,临界温度对超导材料很重要是因为,温度超过之后物质会汽化或者电阻改变,超导体只能在临界温度以下使用。目前已经发现的超导体大多需要苛刻的温度压强条件,所谓高温离自然环境温度都非常遥远,还要n倍大气压强更是实际应用的难题,所以常温常压下的超导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所以这次韩国超导材料LK-99报告的临界温度高达129℃才令人非常令人期待。

今天的情况看起来是越来越真的,希望是真的,只能继续慢慢吃瓜学习了。


一般情况下win10的功能已经十分完善了,但是当我在2023年遇到640*480的分辨率的时候竟然无能为力!

win10竟然有这种bug,在640480分辨率下,无论是通过鼠标还是键盘控制都不能够点到分辨率!系统设置里三栏分列的中间一栏的内容竟然不能在640480分辨率缩放,尝试了很多,浪费了不少时间,最后搜索得出的结论就是,在640*480分辨率下不能切换分辨率,只能上工具。

两个问题:
1,为什么我会在2023年使用640*480的分辨率?
因为通过向日葵远程控制没有连接显示器的台式机主机时,开机默认分辨率就是640*480。
2,为什么不能用向日葵这个软件修改分辨率?
搜索的结果是,旧版本好像有过自带直接修改分辨率的功能,但是现在的最新版向日葵没有这个功能了。一般情况下能控制电脑了,调一下分辨率的操作是相当简单的,但是却碰到了这个win10的离谱bug。

解决办法:
1,理想的解决办法,直接通过cmd命令行修改win10的分辨率,查无此法。
2,搜索的一般做法,通过工具软件调节分辨率。
2.1,调节快捷键的热键软件HRC_-_HotKey_Resolution_Changer,经过测试无效,这个只是分辨率切换热键功能,并不能改变远程控制下的分辨率,仍然只有640*480一个分辨率,无效。
2.2,虚拟显示器软件usbmmidd,解压缩,双击运行usbmmidd.bat解决问题,分辨率跳到1024*768,远程控制可以无压力流畅操作了。

浪费了两小时,累了,解决了就不纠结了,流水账记录一下,很可能几年后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软件百度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HKNrVPTuW1NycGRJ5_CmQ
提取码: 123e


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了补习超导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因为之前确实不太了解,越了解越希望是真的。尤其是已经持续很久的感觉科技被锁死了,如果成真,真是见证历史……

实验复现非常简单,验证只要几天,让子弹飞一会儿。

在搜索信息的时候不小心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部分人急不可耐的表态反对和嘲讽。
不知道是不是短视频导致现在的人耐心奇缺,又韩国本身debuff太严重,很多跟材料学跟科学不沾边的人急不可耐的表态反对导致了莫名其妙的激烈辩论。

我觉得验证周期实在是太短了,如果不信简单的轻蔑嘲讽一下哗众取宠就一笑而过了,大部分人还是抱着对未来对科技的满怀信心,畅想一下,几天过去,确定是假的也就当看笑话本也无所谓。

但是真的是什么都可以吵起来,哎,可能是本应被广泛讨论的问题讨论不了吧,总要有个宣泄口,等几天后看各种吃屎的flag结果了。

二,异星歧途与人类意外发现的重要物质
韩国的论文和视频各方面因为太简略粗糙而显得真实,很多人都在想可能是小说《异星歧途》的桥段照入现实。

大概看了下,内容是外星人直接点出空间跳跃技术的科技,虽然只有中世纪的战舰武装,但是仍然穿梭时空来进攻地球,结果被地球的现代武器轻松消灭,地球人获得了空间跳跃技术,80亿疯狗出笼向全宇宙进攻。

异星歧途里的空间跳跃技术就是很简单的,地球人本来应该是要有人早早发现,却恰巧都错过了,最后往其他的即现在的科技路线发展,一直不能出发探索宇宙。

而这种类似的意外发现的重要物质,居然还有很多。简要了解整理了一下:
1,石墨烯材料,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4年发现的时候,本意是各种常规实验手段想获得薄片,因为助手觉得最外层的石墨烯棒不干净,用胶布把最外层的粘掉,然后导师意外发现胶布上沾着的石墨烯薄片结构稳定,于是用胶布反复粘,最后获得了完美的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烯薄片!
2,蓝光led,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更多的是药物了,青霉素青蒿素的发现,乃至伟哥海洛因的发现……


这几年调整心态,在哔哩哔哩关注的人接近500个了,把年轻时关注的人每条必看的毛病基本治好了,还要加大剂量,因为进有现在的流量推送机制限流,退有私密的特别关注列表。其实,几百个关注里好些都停止更新或者被我遗忘了。

在只要还凑合就关注一下的心态下,关注了很多人,但是很久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惊喜的up主了,上次还是导演小策。

这几天一下子刷完了马刀刻森的全部视频,只能说太强了,又踩中了我电波+吐槽的喜好,早期有几集稍微简陋,还有几集有点像十万个冷笑话,但是立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还同时多线开了好几个系列,剧本脑洞好得直接期待大电影了。

更新频率也很不错,基本是一月2到3更,目前总共59个视频140万粉丝,保持质量一月三更一年,肯定能成为头部顶流。等待更新之余,水记一下。

p.s.导演小策已经断更许久了,感觉现在的草根自制视频总体水平越来越差了。


无聊的被推送了一个数学题视频,对题目感兴趣就做起来了,最后发现自己做不出来,看完解析简单mark一下。

==题目==

已知a、b、b为不相等的实数,a=ab+c,b=bc+a,c=ca+b,求a+b+c=?

==解法一,最简解==
一:当a=0或b=0或c=0时,则a=b=c=0,易知a、b、c均不为0。

二:三个等式分别除以a、b、c可得:

  • 1=b+c/a
  • 1=c+a/b
  • 1=a+b/c

三:三个等式分别除以ac、ab、bc可得:

  • 1/c=b/c+1/a → b/c=1/a-1/c
  • 1/b=c/a+1/b → c/a=1/b-1/a
  • 1/b=a/b+1/c → a/b=1/c-1/b

四:第三步变形后的等式代入第二步的等式后,求和可得:3=a+b+c

==解法二==
一:三个等式相加,可得0=ab+bc+ca

二:三个等式分别乘以c、a、b

  • ac=abc+c²
  • ab=abc+a²
  • bc=abc+b²

以上等式相加可得0=3abc+a²+b²+c² → a²+b²+c²=-3abc

三:三个等式移项可得:

  • a(1-b)=c
  • b(1-c)=a
  • c(1-a)=b

以上等式相乘可得:

  • abc(1-b)(1-c)(1-a)=abc
  • (1-b)(1-c)(1-a)=1
  • 1-a-b-c+ab+bc+ac-abc=1 (0=ab+bc+ca)
  • a+b+c=-abc

最后,从a+b+c的平方开始:

  • (a+b+c)²=a²+b²+c²+2ab+2ac+2bc【代入第一步得到的0=ab+bc+ca】
  • (a+b+c)²=a²+b²+c² 【左右分别代入a+b+c=-abc,a²+b²+c²=-3abc】
  • -abc(a+b+c)=-3abc
  • a+b+c=3

英语是一个重要工具,在孟加拉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认真学习一下英语,一晃几年过去了,连最基本的记单词APP也不过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高考时间,偶然想起做了一下2022年湖南高考英语试卷,搜得《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新高考I卷)》,做了约60分钟完成了21到65题,没有听力和写作。

得分如下:5/7.5+10/10+5/10+2.5/10+7.5/12.5+11/15+3/15
合计:44/80,平移转化成150分制度为82.5分,没有及格。
搜了下2022年高考英语平均分85.63,mark一下。

因为用浏览器作答,体验不是很好,有几个误选,但是整体影响不大,差不多现在就是这么菜的水平。最大的丢分是完形填空,15题/分只做对了一个and一个复数一个副词化,拿到3分。

这么多年没有认真复习过,基本都是在吃高中的老本,决定认真的有系统的学习一段时间,挑时间再做做今年的题目,争取明年高考时能拿到八成以上的分数。


公告

网站临时调试中,bug有点多,如果出现访问请24小时后重试。